“新年第一周,我買的基金每天虧好幾百,現在已經虧了好幾千元了!”投資者鄧女士說。2022年開年,和鄧女士一樣,投資者們并沒有迎來期待的“開門紅”,數據顯示,2022年開年首周,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跌幅約4.1%,新能源車、光伏、互聯網醫療等前期熱門賽道的基金跌幅相對較大。
與此同時,新年第一周股市表現同樣不佳,整體呈現回調。有機構分析,當前“寬貨幣”仍有發力空間,“寬信用”尚待顯效,疊加A股“日歷效應”的兩會前政策預期升溫。對于后續春季躁動行情,當前A股處于業績的真空期與政策的密集期,將主要由政策和事件驅動。
基金:
主動權益基金回撤了去年一半業績公募基金倉位卻在提升
數據顯示,2022年開年首周,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跌幅約4.1%,而在2021年,主動權益基金的全年平均收益為8.81%,開年一周,幾乎回撤了去年全年業績的一半。具體來看,有100只主動權益基金的跌幅接近或超過10%。從基金主題看,聚焦新能源車、光伏、互聯網醫療等前期熱門賽道的基金跌幅相對較大。
對于開年這波調整,不少基金公司表現淡定。朱雀基金表示,開年A股下跌更多是受到情緒因素影響,而非流動性問題導致。金鷹基金認為,2022年開年后,預計資金的季節性壓制因素將有所消退,后續銀行信貸、基金發行等“開門紅”效應將提振市場。
記者關注到,在市場調整之際,公募基金的倉位卻在提升。信達證券測算數據顯示,盡管上周市場調整顯著,但基金整體的權益倉位卻逆勢上調。其中,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9.82%,較前一周上升0.81個百分點;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8.14%,環比也上升了1.32個百分點。
招商基金分析,預計2022年春季行情相比2021年或將更顯平穩,表現上可能呈現平波緩進態勢,展望后市,可關注防御性的品種來平滑短期波動,目前處于估值消化階段的成長科技板塊仍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,不乏確定性較強的細分領域機會。同時,后續消費和基建機會將值得期待。
股市:整體呈現回調半導體、光伏、新能源車等板塊跌幅居前
記者注意到,2022年第一周股市表現同樣不佳,整體呈現回調。數據顯示,2022年上證指數周跌幅為1.66%,深證成指周跌幅為3.46%,科創50指數跌幅6.63%,創業板周跌幅6.8%。從具體板塊來看,半導體、光伏、新能源車等三大板塊跌幅居前。
星石投資認為,年初股市回調一方面是2021年A股將市場分化演繹至極致,部分熱門賽道面臨著短期性價比偏差的局面。同時,2022年初基金發行欠佳,增量資金有限,熱門賽道交易擁擠的問題集中顯現,機構高低切換的調倉行為對股市的影響偏大。此外,美聯儲緊縮預期影響股市風險偏好。
展望后市,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,春季躁動尚未結束。本輪行情始于經濟下行周期之下穩增長預期升溫帶來的“寬貨幣+寬信用”,當前“寬貨幣”仍有發力空間,“寬信用”尚待顯效,疊加A股“日歷效應”的兩會前政策預期升溫。對于后續春季躁動行情,當前A股處于業績的真空期與政策的密集期,將主要由政策和事件驅動。中信證券建議關注高景氣板塊中仍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,如半導體、鋰電和軍工;中金公司建議投資者在未來3~6個月,關注高景氣、有競爭力的制造成長賽道,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、新能源以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;華安證券將“綠色+科技”列為2022年投資主線,包括清潔能源、低碳交通、新型電力系統、半導體制造環節。
唯科科技成創業板首只破發股
中一簽虧1945元承銷商因包銷棄購股浮虧52萬元
廣州日報訊(全媒體記者張忠安)11日,唯科科技正式登陸A股創業板,但開盤破發,收盤下跌6.07%,成為今年第二只破發新股,也是創業板第一只上市首日就破發的新股。如果按收盤價計算,打新者中一簽虧損1945元,主承銷商一日被動虧損52萬元。與此同時,歲末年關,又現批量企業中止上市申請。有分析認為,A股上市大門越開越大,但隨著監管趨嚴,對企業IPO的考驗也越來越大。在多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下,暫時中止上市,對企業、對投資者、對整個市場都是較好的選擇。
中一簽新股虧1945元
今年1月7日,科創板上市新股亞虹醫藥開盤1秒破發,一度跌超20%,成為新年首只破發新股。唯科科技11日成為是創業板首只破發股。截至收盤下跌6.07%,報60.19元。
根據招股書,唯科科技的注塑模具及注塑件產品的應用領域分為汽車領域、電子領域、家居領域、其他領域。而汽車行業是注塑模具最大的下游應用領域。最近幾年,該公司業績維持高速增長。本次IPO發行股份3120萬股,新股發行定價64.08元/股,募集資金20億元,扣除發行費用后,募集資金凈額17.56億元,比原計劃多9.81億元。
唯科科技首日破發,不僅讓中簽的散戶“白高興”,承銷商也因此要包銷棄購股,也被動浮虧52萬元。唯科科技本次發行保薦商為國金證券,發行費用總額為2.43億元,國金證券獲得保薦承銷費用2.26億元。但由于包攬了860多萬元的棄購股份,11日一天就浮虧逾52萬元。
今年已有3家IPO撤材料
有分析認為,新股首日破發,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本身因素,另一方面也與市場對新股的態度有關。
近年來,下游汽車行業國內及全球的汽車產量、銷量均整體呈下滑趨勢。
但唯科科技在一級市場卻受到熱捧,不僅大幅度超募,公司發行市盈率高達58.79倍,高于34.84倍的行業平均市盈率。對于非高科技公司,投資者對這種高估值并不買賬。
另外,當前A股市場對新股較為理性,炒作新股情緒降溫,不少新股上市后股價連續下跌,這也直接影響投資者對業績潛力有限、估值又偏高的新股的態度。
另外,發行市場也頻現中止發行。數據顯示,截至11日,今年1月,已有3家IPO申請撤材料,其中兩家為創業板項目,一家為科創板項目。2021年12月共有28家IPO終止上市路,接近同年3月的高位水平。(記者王楚涵)